一、浸塑加工風險分析
火災爆炸:
1、浸塑加工工序爆炸危險區域內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火花引燃塑料粉塵而產生爆炸。
2、浸塑加工生產作業區域未設置通風除塵系統,未制定粉塵清掃制度,每班未按規定清理粉塵,導致粉塵達到爆炸極限,遇到火花、電氣打火等激發源引起粉塵爆炸事故。
3、除塵系統未按防爆區要求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4、除塵系統管道未采用除靜電金屬材料制造,導致靜電積聚產生放電,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5、除塵系統的除塵器、管道、風機等設施未聯接起來作接地處理,導致靜電積聚產生放電,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6、除塵管道截面未采用圓形,未盡量縮短水平風管的長度,減少彎頭數量,管道上設置端頭和袋狀管,導致粉塵在風管內沉積,遇明火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7、除塵器若未按要求設置專用泄爆口,各除塵支路與總回風管道連接處未裝設自動隔爆閥,除塵系統發生火災、爆炸時不能將爆炸壓力泄放、隔斷,會導致周圍人員受到泄爆火焰和氣體危害。
8、除塵系統的管道泄爆口若未安裝管體泄爆裝置將爆炸沖擊引向管道外,會導致泄爆口周圍人員受到泄爆火焰和氣體危害。
9、作業區內設備未進行靜電接地發生放電現象,引燃粉塵。
10、其他火源,導致的火災爆炸事故,主要有:違章動火、吸煙等。
11、未設置滅火器或滅火器配備不足,火災發生初期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導致事故后果擴大化。
機械傷害:
1、浸塑加工生產線外露鏈條齒輪等傳動部位無防護罩,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灼燙:
1、人員意外碰觸工件高溫部位,導致灼燙事故發生。
觸電:
1、電氣設備未進行接零、接地,使設備表面帶電,人員與之接觸造成觸電。
二、浸塑加工管控措施
火災爆炸:
1、應準確劃分危險區域,并嚴格控制浸塑加工作業區域內粉塵的濃度。
2、按標準規范設計、安裝、使用和維護通風除塵系統,制定粉塵清掃制度,每班按規定檢測和規范清理粉塵,在除塵系統停運期間和粉塵超標時嚴禁作業,并停產撤人。
3、除塵系統按防爆區要求采用防爆電氣設備。
4、除塵系統管道采用除靜電鋼質金屬材料制造。
5、除塵系統的除塵器、管道、風機等設施聯接起來作接地處理
6、除塵管道截面采用圓形,盡量縮短水平風管的長度,減少彎頭數量,減少粉塵在風管內沉積。
7、除塵器按要求設置專用泄爆口,各除塵支路與總回風管道連接處裝設自動隔爆閥。
8、除塵系統的管道泄爆口安裝管體泄爆裝置將爆炸沖擊引向管道外。
9、浸塑加工作業區內設備進行導靜電接地。
10、嚴格履行動火作業審批手續,作業區域嚴禁明火取暖、嚴禁吸煙,禁帶火種進入。
11、每個滅火器存放點的滅火器數量不應少于2具,不應大于5具,滅火器定期檢查,確保完好有效。
機械傷害:
1、浸塑加工生產線鏈條齒輪等傳動部位設置防護罩。
灼燙:
1、設置高溫安全警示標志,提醒相關人員注意防護。
觸電:
1、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均必須接地:電氣設備的金屬底座、框架及外殼和傳動裝置。
【浸塑加工資料,僅供學習交流】